成為超厲害網頁設計師!巨匠電腦分享網站過度設計的症狀

錚/

成為超厲害網頁設計師!巨匠電腦告訴你網站過度設計的症狀

相信大家在網路上閒晃時,偶爾都會遇到讓您充滿疑惑,甚至是感到挫折的網站,本文列舉了許多現今大多數網站的問題。

設計問題

  • 網站上充滿著隨機的照片,裡頭要嘛就是一群正在開心工作的人,或是開心地在開會,或是有個人在用電腦。
  • 會自動輪播的照片,但你卻找不到可以控制它的按鈕。
  • 大量的動畫,淡入、旋轉或動來動去。
  • 彈出看似高級的設計。
  • 更多開心而忙碌的人們。
  • 網頁第一頁中心的大圖(Hero image)跟產品無關。
  • 每個頁面的 header 跟 footer 都長得不一樣,有各自的導覽列和 logo。
  • 網頁上藍色、畫有底線的文字卻不是超連結。
  • 字體顏色會與周圍或背景圖像融為一體。如果你想知道那適不適合閱讀,你早就該知道了。
  • 充滿創意的創新設計,而非大家習慣使用的佈局。
  • 不是過於擁擠,就是過於空曠、負空間過多。
  • 更多美美的照片。
  • 忽略可用性測試,直接打磨那些動畫和 CSS 漸層。
  • 設計過於極簡,以至於讓人不太確定那個網站是做什麼的。

1507281004100.jpg

結構問題

  • 超大的表單,上面索取的資訊不只是你的 email。
  • 同時有兩欄或三欄的內容同時在競逐你的注意力。
  • 進入畫面有自動播放影片或是背景音樂。
  • 用「聯繫我們」表單,而不直接告訴我們聯絡人的 email。
  • 好看是好看,但會讓人找不到「下一步」按鈕在哪裡。常常讓人不知道某個按鈕的作用,或是連結要連去哪裡。
  • 首頁塞進太多東西(關於我們、一覽表、最新消息、tweets、功能、優惠、合作夥伴、最新的 blog 文章。)
  • 太多事情要做了,我該註冊帳號、看更多(read more)、聯繫你們、申請優惠方案還是下載 app?
  • 沒有任何產品的截圖,到處都找不到。

文案問題

  • 「我們很棒!」或是「全世界最創新的公司」、「產業的領導者」、「專注在品質上⋯⋯」。
  • 我、我、我、我,也許跟你有關⋯⋯ 不,你眼前這個網站跟「我們」有關,講的是「我們」。
  • 充斥著一些比較弱的語言,例如「相信」、「想(think)」、「發現(find)」、「瞄準(aim)」、「努力(strive)」⋯⋯ 這些話通常只會出現在你們「還沒做到」某些事的時候。
  • 一般人(潛在顧客)看不懂的行話。
  • 列舉很多原因說明為什麼你們公司很棒,但卻不明說自己在做什麼。
  • 講了太多空洞的東西,使用者來這個網站是有目的的。
  • 使用文字進行資訊的溝通,而沒有直接呈現資訊。
  • 文案寫得超熱血,卻不告訴你賣的東西有什麼功能。
  • 寫了絕妙的文案,目的卻是娛樂使用者,而不是告訴他們有用的資訊。
  • 為什麼當你可以簡單地用「聯絡我們(Contact Us)」時,偏要自以為有創意地用「Reach Out」或「Connect」。
  • 好好寫一份公司的任務和願景文案,即便你的公司做的事跟其他幾百萬家公司一樣。

巨匠電腦開設了視覺設計課程,教你響應式跨平台網頁設計、跨界創意視覺設計等等,快來巨匠電腦輕鬆學!

文章與圖片出處: http://goo.gl/mpuANp

 

【視覺設計課程】巨匠電腦分享,時尚品牌幕後代筆者 — Nicolas Ouchenir

【視覺設計課程】巨匠電腦分享,跨屏介面設計的現況與未來

【視覺設計課程】巨匠電腦幫助你了解視覺設計師該決定什麼

【視覺設計見證】巨匠電腦分享羅申駿專訪:如何練出金曲26視覺設計?

巨匠電腦:設計師指出別再亂講網頁介面設計就是使用者經驗了

錚/

1507240941320.jpg
巨匠電腦視覺設計分享,設計師:別再亂講介面設計就是使用者經驗了
在這科技產品暴增,數位化轟炸的時代,科技可以帶著走,網路無所不在,使用者介面不再僅止於那方方正正的小螢幕,消費者對於產品的使用品質及服務越來越要求,使用者經驗也隨之受到更大的挑戰,在這「金錢中心設計」並不再高壓於「使用者中心設計」的市場,企業能不重視消費者與產品之間的關係嗎?

但到底什麼是使用者經驗,為什麼與數位行銷者有這麼重要的關聯?以下這五點,請你們好好看看吧。

1. 別再說使用者經驗就是使用者介面了!它比你想得更複雜!

其實,我們都誤解了使用者經驗的核心要點。雖然「賞心悅目的介面」也涵蓋在使用者經驗這領域裡,但比起來,「介面」只是冰山的一角,而且事實上,設計介面(通常都只螢幕介面)這工作稱為使用者介面設計,或互動設計。

那何謂使用者經驗的核心要點?基本來說,使用者經驗就是有關於消費者與科技之間的關係。若要更延伸並精確地來講,是要去定義並且「設計」出兩者之間的關係。

2. 使用者經驗在於產品本身,而不只在於產品的宣傳!

本質上,行銷和設計根本是兩碼子事-行銷是要讓人們想要這個產品,而設計是要製造人們想要的產品。

使用者經驗來自於產品本身的設計。在設計產品當中,使用者經驗設計師常問自己一個問題-「為什麼?」。「為什麼?」這問題剛好與行銷團隊的概念相牴觸,因為通常他們只在乎如何增加一個既定的產品的銷售量,忙到焦頭爛額時,誰還會有時間去管其他人的事呢?

屆此同時,使用者經驗設計師與數位行銷團隊的工作較有關連,並也部分負責活動的優化。想當然,在活動的優化過程中,使用者經驗設計師會站在使用者的角度,提出針對產品的質疑。這些假設性的疑問提供數位行銷者更實際的改良建議,讓他們知道該如何設定產品的定位,並且銷售產品。

3. 經驗一定會發生,但由你決定好壞!

不管有沒有規劃在行銷計劃中,使用者經驗是無法避免發生的。簡單來說,往往最成功的行銷就發生在我們已規劃的行銷計劃之外,而這種預期的可能性就是經驗。

數位媒體行銷管道通常有印刷品(宣傳單、海報等)、網路或者手機。但坦白來講,就算我們再怎麼努力宣傳,印再多宣傳單,發再多簡訊或 email,會買產品的就是那些需要的人。

而這也引出了另一個問題:人們不習慣只使用一個管道,他們就好比遊牧民族,不會定居在同一個地方太久,或者甚至他們不習慣用任何一種管道。因此,我們開始想各種辦法,像是利用多重管道來接觸更多消費者等。但到最後才發現,這根本於事無補。因為,行銷團體的產品設計中心思想都只是「獲利」,完全沒思考到消費者的所需。

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通常都會需要經過幾個步驟,在這之間,他們會遇到一些使用上的困難,若太過複雜,可能會導致他們放棄購買。因此,企業們需要十分注意每個步驟之間的「轉換率」(Conversion rate),轉換率越高、就代表越能留住消費者。

而這些「轉換率」就是使用者經驗設計者存在的意義。透過模擬使用者在每個步驟、每個介面、每個功能中會遇到哪些挫折與問題,藉以分析、修正、實驗與測試,來提昇消費者在步驟間的使用流暢度。如此一來,企業們也能留住自己的消費者了!

4使用者經驗看的是「質」,需要採用的方法比你想的多!

數位行銷這一領域,研究調查較無法產生多大的效果,通常,就只限於分析理解市場調查過後的結果。從此可知,行銷方面的研究就傾向於,在已知的市場做對於既定產品的量化調查,所以「量」為主的調查方式就較常被行銷計劃採用。

相反地,使用者經驗是建立在規則之上-站在使用者的角度,進行同樣的動作、處理同樣的問題,面對相同的情境,並且解決所找出的產品問題。所以在本質上,使用者經驗所採取的方式是屬於「質」上的。

「量」與「質」這兩種方式自然地就是以互補的關係共存,幫助彼此來確保產品給予消費者實質上的真正價值,並且互惠地,帶給企業同等的商業價值。

5. 數位行銷將退位,使用者經驗才是現在的王道!

有異議嗎?也許。阿這沒辦法避免嗎?廢話!

數位媒體的普及,改變了消費者購物的方式,以及他們和品牌之間的關係,這影響程度可說是極致。原本只需要在乎花在廣播媒體宣傳的支出,現在卻連透過數位媒體互動的人也成為使用者之一,這規則的大改讓許多公司都相當頭痛。

很多公司還在踱步猶豫,並且掙扎是否要跟隨洪流,但說真的,風險是有的,因為壞產品是買不到好評論的。數位媒體帶企業帶來的新挑戰已經不是靠低價吸引客人購買就能解決的,「價值取勝」才是關鍵。

那當產品本身也變成社群網路的焦點之一時,到底會發生什麼事呢?物聯網時代的來臨,數位媒體帶給我們的影響就好比黑洞一般,深不可測。未來,互動不止於產品之間,人們與產品互動的機會也會越來越多。但,行銷就與這領域沒什麼瓜葛。

「物聯網有改變世界的潛能,就像網際網路一樣,甚至更多」,這是物聯網對自己的期許,也是我們對他所有的盼望,物聯網改變了我們與科技之間的關係,也改變了我們對科技有限的了解。

它的存在,我們已無法忽視,或者避而遠之。它就在那,等著我們面對,而這個責任是數位行銷沒辦法一手獨撐,需要有使用者經驗以「人」為中心的概念及輔助,且也唯獨使用者經驗才能提供消費者真正想要的服務價值,以及真正想要的生活品質。

巨匠電腦開設了視覺設計課程,教你響應式跨平台網頁設計、使用者介面設計等等,快來巨匠電腦輕鬆學!

文章與圖片出處: http://goo.gl/onzMNi

 

【視覺設計課程】巨匠電腦分享,時尚品牌幕後代筆者 — Nicolas Ouchenir

巨匠電腦視覺設計分享,「箭頭斑馬線」讓行人自動分流

巨匠電腦分享,手機響應式網頁設計新取向─台灣五大案例分析!

巨匠電腦分享視覺設計實務,台灣設計師週「探索」主視覺公開

巨匠電腦分享,手機響應式網頁設計新取向─台灣五大案例分析!

錚/

1507220945320.jpg
巨匠電腦分享,手機響應式網頁設計新取向─台灣五大案例分析!
*** 1.1 智慧型手機普及率逐年上升**

在智慧型手機發展盛行趨勢下,在全球擁有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率逐年上升,在國內2011至2013年智慧型手機普及率在各個年齡層上都是呈現上升趨勢,特別是在2013年時,18歲至44歲之使用者上升至六成以上,而25歲至34歲高達七成五,可以顯示智慧型手機已經是普遍性的產品,對於使用者具有相當的重要性。

資料來源:
ThinkWithGoogle

*** 1.2 使用智慧型手機上網頻率**

到底消費者使用智慧型手機上網都在做些什麼事情呢?85%智慧型手機使用者會從事與網路相關事物,78%智慧型手機使用者會利用手機瀏覽網路內容,由以上數據可知,顯示網頁對於智慧型手機使用者具有相當高的重要性,因此我們必須更深入探討網頁介面設計能否符合智慧型手機使用者,並提供最佳瀏覽畫面。

*** 1.3 智慧型手機促使消費者改變購買方式**

70%消費者每月至少使用手機購物1次以上,比例更是逐年上升當中,而高達87%消費者會使用智慧型手機來研究產品或服務。不論最終是否完成購買,消費者期望智慧型手機能提供的產品資訊是有效且多元的。如果網站提供的資訊不足驅使消費者需要透過其他管道來了解產品,商家很有可能就錯失了驅動消費者直接購買的先機。

*** 1.4 國人偏好大螢幕手機**

研究指出在國內擁有智慧型手機民眾中有近7成是使用較大螢幕的智慧型手機,根據Vpon 統計指出2014台灣10大手機機型排行,半數以上為5吋以上大螢幕手機,其中排名第二、第三與第十名的iPhone系列,雖為4吋以下小螢幕,但在Vpon 統計iPhone 6上市後,在蘋果機種銷售排行榜中,iPhone 6即升第四與第五名,顯示上市後促使蘋果使用者換機潮。

*** 1.5 製作行動網站的必要性**

製作行動網站好壞會影響消費者使用手機購買的關鍵,過去行動裝置螢幕小(螢幕尺寸太小占53%),行動上網技術還未完全成熟,至2012年底近五成消費者從手機獲得資訊後,會再透過電腦購買,而近三成消費者會再到實體店面購買。該探討的原因很多種,但消費者換電腦購買的過程很有可能打消消費者購買意願,因此在介面空間有限的情況下,如何去解決消費者的疑慮與問題,讓消費者願意使用手機直接進行交易,手機版網頁設計顯得相當重要,我們要如何解決這些原因呢?


1.6 本篇文章為何不考慮APP?

手機版網頁與app型態作用與特性不同,手機版網頁不需經過下載即可瀏覽,本文章探討的包含透過第一次瀏覽品牌的使用者,因此我們針對手機版網頁進行探討。

二、打造良好的手機版網頁設計

歐斯瑞將在以下文章使用iphone6 Plus以及國內知名網頁,探索台灣使用者偏好使用的手機版網頁介面設計特性。

2.1 使用者體驗與使用者介面設計很重要

使用者體驗是一種主觀性,個人化的經驗。消費者在使用特定產品或系統或服務時,以實際體驗、情感、俱有個人意義(個性化)以及,有價值的人機交流、和產品所有權方面的問題。使用者介面是指與硬體之間溝通、互動的媒介,目的在使得使用者能夠方便有效率地去操作硬體以達成雙向之互動,而完成所希望藉助硬體完成之工作。以下將觀察範例內的使用者體驗部分並給予評分。

在以下的範例中,我們將整理出10種要素來探討:

  1. 是否簡化手機網站內容,去除不必要或次要的元素。
  2. 是否採用單一方向,一致性操作方式。
  3. 手機介面是否採用易閱覽的單欄式版面設計。
  4. 是否在設計上避免另開新視窗或彈跳視窗功能。
  5. 是否容易利用手指動作操控網頁。
  6. 減少輸入欄位
  7. 導引網頁的動作由滑入改點擊。
  8. 盡可能空出畫面。
  9. 使用響應式設計。
  10. 善用手機特性。

1.盡量簡化您的網站

因為手機介面較小,所能呈現的東西相當有限,必須去除不必要的或是次要的內容,但這些內容往往會不知如何取捨,特別是購物網站有很多功能都是必須的,這會需要經過較專業評估與決策來取捨。後面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都有盡量簡化他們的網站,但有些網站本身資料就相當的多,縱使簡化了,看起來還是略顯複雜,並不是還得再簡化這些功能與資訊,我們必須透過良好的溝通與謹慎評估後,以及測試和改善,去了解您的網站使用者最需要的功能與資訊等,再對您的網站作簡化,而在簡化過程中並不是將其刪除,可以透過收合、非必要時隱藏以及必要頁面再放入該功能。

2.單向操作
在選擇目錄等情況下,例如選單下拉展開後再左右滑動來作選擇,也應統一方向操作。

3.單欄式設計

使用單欄式版塊,避免使用者接收資訊與閱讀上的困難,不建議在手機上超過兩欄式設計。

4.不要使用或減少另開新視窗

另開視窗對使用者並不友善,案例中還是會有使用的情況,或許不能避免使用,但建議應減少使用。

5.讓手指能容易操控

手指比游標大的多,所點擊範圍較大,所以在設計按鈕時範圍不宜過小。

6.減少輸入欄位

由於手機打字不像電腦打字容易,應減少打字的必要,可使用選擇方式代替輸入文字。

7.滑入改點擊

在手機上沒有滑入時的效果,因此要改變成點擊,並且點擊後要給使用者立即的回饋,使用者才能得知確實點擊到所想要的按鈕。

8.盡可能空出畫面

不要放太多的物件與功能維持在畫面上,若放置使用者在使用當下並不會經常使用到的功能在畫面上,反而會引起使用者反感。

許多案例中都有將某些功能保持在畫面上,但放置於左右側會將部份網頁內容遮蔽住,影響使用者操作與閱讀,建議放置於上方或下方降低影響,必要時可判斷使用者向下滑動時收起選單,而盡可能的空出網頁內容,這會是一個很良好的判斷方式。

9.使用響應式設計

在國外響應式設計已是網頁設計趨勢,目前國內多數手機版網站是利用判斷使用者裝置是否為手機後,而導向至手機版網站(轉址),如能使用響應式設計可以避免掉轉址、效提升IOS效率以及更方便管理。

10.善用手機特性

善用手機本身的優勢,例如點選電話手機直接撥打,手機上分享也相較於電腦來的容易許多。

三、案例分享

良好手機版網頁設計分享

1.多商店購物網站(全站購物車統一) — GoHappy購物網

(資料取自官方網站,歐斯瑞有限公司製作)

簡介:

為台灣全方位購物網站,販售商品從電子用品,保養品,服飾配件,到親子用品,美食等等都有。

建議:

整體上將複雜的商城簡化了很多不必要的元素,並將選單展開方便使用者第一眼便可以看到所有品項,並將常使用功能保持在畫面下方,方便隨時點選。產品圖片中帶入略多的文字,由於產品下已有文字說明,建議可以試著再簡化掉不重要的文字或放置於品名中。部分文字由於放入在圖片中問題,顯得過小不易辨讀,可使用別的排版方式,或將文字取捨簡化後再放大。部份區塊稍微小了點,如會員登入與加入會員,建議可以收合。有著自動載入產品不必切換上下頁功能,但頁尾有提供次選項,卻也因此一直選不到次選項,建議可以收合於上方或改成頁面切換方式。

2.多商店購物‎網站(多店購物車) — Pinkoi

(資料取自官方網站,歐斯瑞有限公司製作)

簡介:

提供給設計師販售設計創意相關商品之平台。

建議:

本案例有非常良好的設計值得推薦,當使用者在向下滑動畫面時,會自動收合上方選單部份,而盡量空出畫面來顯示內容。因著重商品的設計上而只留下產品圖片,畫面顯得特別乾淨。些許文字按鈕略小,建議可以間隔加大或字級加大,讓使用者更容易點選。

3.單一品牌購物‎網站 – Lativ

資料取自官方網站,歐斯瑞有限公司製作)

簡介:

網路販售男性、女性、兒童平價服飾。

建議:

使用區塊呈現網頁訊息,沒有過多文字說明,字級並能容易閱讀,也由於是販售自家商品,在文字圖片整體設計都很統一,讓整體介面能夠乾淨並整齊。

4.團購網站 — Groupon台灣

(資料取自官方網站,歐斯瑞有限公司製作)

簡介:

經由網路販售團購優惠劵之平台。

建議:

本身設計沒有過多資訊給予使用者,很容易理解與操作,名稱與說明文字的字級建議可以加大,更方便使用者閱讀。

5.資訊型的響應式網頁 — ㄇㄞˋ點子靈感創意誌

(資料取自官方網站,歐斯瑞有限公司製作)

簡介:

為線上設計創意文章分享網站。

建議:

文章區塊相當分明,整體簡單乾淨。保持在畫面上的分享功能,時常擋住按鈕與文字,影響了操作與閱讀,可考量其必要性後做取捨,或放置於下上並收合。

分析比較表:

四、結論

在研究中我們可以得知智慧型手機已經越來越普及,也成為大多數消費者從事網路相關事物的裝置,也因此網站提供給手機良好操作介面是相當重要的,也是未來發展趨勢。使用手機購物消費者人數已逐年上升,目前手機版網頁設計讓消費者還有著許多疑慮,而不願意在手機上進行交易,解決這些部份原因就需要良好的手機版網頁設計。而手機螢幕尺寸相當多種,一個網站要能方便各種手機消費者接收資訊與操作,在介面與系統需要審慎的考量。
巨匠電腦開設了視覺設計課程,內容包含響應式跨平台網頁設計、跨界創意視覺設計、全動態購物網站設計等等,想要學視覺設計就快來巨匠電腦!

參考資料:

Think with Google統計/ Vpon統計 / 維基百科 / webcredible

GoHappy購物網 日期2015/1/15

Pinkoi 日期2015/1/15

Lativ 日期2015/1/15

Groupon台灣 日期2015/1/15

ㄇㄞˋ點子靈感創意誌 日期2015/1/15

文章與圖片出處: 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35307

 

【視覺設計見證】學員自我評價提升競爭力,巨匠電腦讓我家鄉就業成功

【視覺設計見證】巨匠電腦視覺設計務實課程 小資女成功踏入職場

巨匠電腦視覺設計分享,「箭頭斑馬線」讓行人自動分流

巨匠電腦分享視覺設計實務,台灣設計師週「探索」主視覺公開

高評價!巨匠電腦分享視覺設計實務,台灣設計師週「探索」主視覺公開

錚/

1507201004410.jpg
巨匠電腦分享視覺設計實務,台灣設計師週「探索」主視覺公開
【台灣醒報記者游昇俯台北報導】以黑、白兩色為基底,多邊幾何圖形重疊出山洞層層深入的意象,又彷彿一朵綻放的玫瑰,這是今年「台灣設計師週」15日公開的展覽主視覺。設計師李根在表示,他試圖以山洞意象象徵一種未知起點與終點的探索。

台灣設計師週設計展將在10月2至11日登場,今年以「Exploration探索」為主題,邀請平面設計師李根在設計展覽主視覺,並請新銳影像設計師林浩翔製作宣傳短片,主視覺於15日向媒體公開。主辦的台灣設計師連線召集人廖軍豪表示,今年主題「Exploration」,展覽的精神希望聚焦在可能比創意結果還精彩的設計師設計時「探索」的過程。

廖軍豪說,設計師進行設計,從觀察現象、發現需求、尋找解答,以及不放棄挑戰的過程更迷人,今年展覽「希望讓設計師作為導遊,帶領民眾看見設計師的思維。」

主視覺用黑白簡單的幾何圖形重疊成山洞深邃的意象,李根在表示,設計主視覺時他以設計與探索兩個概念為核心,希望山洞未知、深邃的意象,能讓人聯想「一層層剝除,找尋核心部分」的探索過程。

台灣設計師週聯絡人邱乾珉說,為了讓台灣設計師得到國際的關注,台灣設計師連線也積極促成和國際平台的合作,去年曾來台演講的Design Hotels亞太區總監,今年還主動聯繫台灣設計師週,將在展覽期間來台,把台灣的設計帶給全世界。

巨匠電腦開設了視覺設計課程,教你響應式跨平台網頁設計、全動態購物網站設計等等,快來巨匠電腦學視覺設計,讓你輕鬆上手!

文章與圖片出處:  https://anntw.com/articles/20150715-Mkj5

 

【視覺設計課程】巨匠電腦:使用者介面設計的七個訣竅你知道嗎?

【視覺設計課程】巨匠電腦分享,10種不同類型的移動UI設計模式

【視覺設計課程見證】 巨匠電腦分享,不用手如何做視覺設計?紐西蘭設計師:試試用鼻尖吧!

【視覺設計課程】巨匠電腦幫助你了解視覺設計師該決定什麼

巨匠電腦視覺設計分享,「箭頭斑馬線」讓行人自動分流

錚/

1507210957230.png
巨匠電腦視覺設計分享,「箭頭斑馬線」讓行人自動分流

27歲研究生賴冠傑,因多年前目睹老弱婦孺過斑馬線,感覺像是看了一場「障礙賽」,便設計出「箭頭斑馬線」。

在捷運手扶梯上,大家規律的靠右邊停留或選擇靠左邊行走,以減少碰撞機會。但我們穿梭在人滿為患的的路口、走在人群交織的馬路上時,常體會行進中左閃右閃的危險!

蘋果報導,就讀明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的賴冠傑說,六年前有一天過馬路,看到綠燈一亮,斑馬線兩端的行人倉促衝出,面對迎面而來的人潮,一名老先生因走路較慢,險被撞跌,另外又看到輪椅族、娃娃推車過馬路得不斷閃躲人群,非常危險。

當時他想,行人穿越道為無方向性的「枕木紋」,通常必須互相閃躲、穿越縫隙,甚至走到斑馬線外。如果斑馬線有方向性就可減少人潮互相碰撞,當下靈光乍現,畫下箭頭斑馬線的草圖。

他在年初看到台灣創意中心和台灣三星電子合辦「設計善星人才選拔計畫」,重新拿出草圖修改後參賽,從300多人中脫穎而出,入圍前十名獲15萬元獎金。

箭頭斑馬線獲設計比賽入圍獎後,賴冠傑努力致電交通官員或上交通官網留言,希望這個箭頭斑馬線可出現在台灣街頭,他說:「即便只是贈送點子給政府都無所謂,因為只要能讓箭頭型斑馬線落地,簡單地塗上白漆,就可以改變很多人每天會遇到的問題,這樣就夠了。」

公路總局表示,的確有接獲賴冠傑的建議,覺得非常有意思,因國外也沒有類似設計,此想法應是全球首創,難以得知其效果和對行人過馬路安全和效率是否有幫助,但將和交通部及運研所研究試辦可行性。

蘋果報導,為讓行人安全穿越馬路,各國多會以平行的枕木紋和斜線式的斑馬線紋,來劃設行人穿越道線,其中我國的枕木紋穿越道設計上還將兩條白線間的間隔劃設為可讓機車通過的寬度,避免騎士受塗料影響打滑,近年中國及日本部分地區還出現3D立體斑馬線,駕駛人遠望宛如立體柱子、會自然減速。

交通部路政司官員指出,各國行人穿越道線幾乎都採枕木紋和斑馬線紋,且會用最粗的標線,主要是讓開車的人遠遠就可看到,注意是否有行人通過。不過交通部表示,暫不考慮另推立體斑馬線。

高雄市則推出「波浪型公車停靠區」

同樣是以「視覺效果」維持安全秩序,高雄市首創波浪型公車停靠區,以波浪型的黃色線條(黃色具禁止停車之法定意義),搭配公車停靠區字樣,除可增加醒目性,也能有效減少違規車輛佔用情形,保障乘客上下車權益。

高市交通局表示,波浪型公車停靠區目前是試辦性質,選擇在高雄區的五福一路上(五福一路站及自來水公園站)試辦繪設。

自由報導,高市交通局長陳勁甫說,考量到目前制式公車停靠區的標線,為白線長方格形式繪設,較容易與一般路邊停車格混淆,且長方格形式若繪設於單向單車道及狹窄路段處,容易對駕駛者產生路寬限縮之壓迫感。

另如繪設於熱鬧市集處所,亦容易遭忽略而衍生其他車種違規占用情形。因此參考國外案例,以本市海洋城市為設計元素,設計出波浪型公車停靠區,期待可以改善違規車輛佔用現況,維持交通秩序。

巨匠電腦開設了視覺設計課程,內容包含跨界創意視覺設計、響應式跨平台網頁設計等等,快來巨匠電腦讓你快速上手!

文章與圖片出處: 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188552/

 

【視覺設計課程】巨匠電腦分享,檢視行動裝置的3D人機介面UI開發關鍵

【視覺設計課程】巨匠電腦分享,跨屏介面設計的現況與未來

【視覺設計課程】巨匠電腦:使用者介面設計的七個訣竅你知道嗎?

【視覺設計課程】巨匠電腦分享,時尚品牌幕後代筆者 — Nicolas Ouchenir